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金铃子诗集《那就是东方》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7-01 15:11:04    作者:    浏览次数: 次

2025628日下午,由重庆市作家协会指导,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中国新诗创研基金理事会、重庆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联合主办,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承办的“金铃子诗集《那就是东方》学术研讨会”在西南大学中心图书馆9楼学术沙龙区圆满举行。本次研讨会旨在围绕诗人金铃子的诗歌创作《那就是东方》,探讨其艺术特征、思想价值及文化启示,来自北京、广东、四川、云南、河南以及重庆等地的诗人、学者、诗歌爱好者6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金铃子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工作室访问学者。曾参加24届青春诗会,就读鲁迅文学院高研班,有诗集《奢华倾城》《越人歌》《我住长江头》《例外》《曲有误》《那就是东方》及诗画集《面具》《桃之夭夭》等,曾获第七届台湾薛林怀乡诗奖(新诗所颁发),李杜诗歌奖,《诗刊》年度诗歌奖,屈原诗歌奖,徐志摩诗歌奖,《十月》年度爱情诗奖,《北京文学》及《文学港》杂志优秀作品奖等奖项。作品曾被翻译成英语、希腊语、罗马尼亚语等多国语言。多次举办个人画展。现居重庆。

研讨会开幕式于下午14时准时开始,中国诗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新诗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梁笑梅教授担任主持人,首先她对与会全体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出席本次研讨会的嘉宾,他们是《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陈涛先生,重庆市作协原党组书记王明凯先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副主任孙晓娅女士,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南方诗歌研究中心主任张德明先生,重庆新诗学会会长胡万俊先生,重庆市作协诗创作委员会主任王顺彬先生,重庆市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诗人、画家金铃子女士,重庆市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吴向阳先生,重庆市沙坪坝区作协主席刘清泉先生,九龙坡区作家协会主席大窗先生,潼南区作家协会主席蒋芸徽先生,城口文联副主席王老莽先生,城口县作协常务副主席子民先生,渝北区作协副主席泥文先生,渝中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舟子先生,合川美术馆馆长安卡女士,重庆市文学院专业作家唐力先生,重庆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教授蒋登科先生,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向天渊先生,还有来自广东、四川、河南、云南、重庆多个地方的诗人朋友,陈衍强、梅花驿、二月蓝、郑洪、程渝、李猜、水之湄等,以及新诗所、文学院的老师、同学。

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向天渊教授致开幕辞,他提到,金铃子是中国新诗研究所的老朋友,金铃子的诗集《那就是东方》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本次研讨会正是为了深入勘探《那就是东方》的艺术品格及精神内涵,期待从诗学汇通性、性别超越性、语言炼金术等多个维度展开讨论。

重庆市文联荣誉主席、中国新诗研究所终身荣誉所长吕进先生虽未亲临现场,但特意为本次研讨会题辞——“用诗人的心灵寻画,用画家的眼睛找诗”,表达对会议的祝贺和对金铃子诗歌创作的肯定。

本次会议还邀请到《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陈涛先生,陈涛先生在致辞中回顾了他与金铃子的交往历程,强调金铃子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

随后,重庆市作协副主席蒋登科教授发表讲话,他对金铃子的才华表示由衷的赞赏,对其诗歌中蕴含的丰富内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达了对青年诗人创作的殷切期待。

开幕式结束,与会嘉宾合影留念,共同记录下这一难忘的时刻。

本次学术研讨会分为两场进行,共24位发言人围绕金铃子女士的诗集《那就是东方》就不同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分享。

第一场由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陈涛主持,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童龙超副教授担任评议人。

各位发言人或着眼于个性特征的剖析,或深入探究意象的独特内涵,亦或是对情感美学的深度挖掘,或以语言的张力和魅力探寻诗歌之美,又或是探讨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呈现,围绕这些主题,发言人侃侃而谈,不仅分享了对金铃子诗集《那就是东方》的独特见解,并在交流中实现了学术精神的传递。

稍作休息之后,与会者继续投入到热烈的下半场学术交流之中。下半场学术讨论由重庆市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王顺彬主持,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张立新副教授负责评议。

围绕复调抒情的呈现,意象的独到分析,从美学风格上的审美探究,编排逻辑的挖掘,诗与画的完美融合的发现,创伤叙事的阐释,孤独意识的存在与对“诗中内外风景指向”的探寻等主题,各位发言人用独到的眼光审视诗歌,不仅关注了诗歌的文本本身,还呈现了其在不同视域下的解读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如何影响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在自由发言阶段,刘清泉、胡万俊、王顺彬等人先后分享了对金铃子其人、其诗的独特看法,现场氛围异常热烈。

研讨会闭幕式由中国新诗研究所张传敏教授担任主持人。

先是蒋登科教授做学术总结。他感谢所有与会嘉宾的积极参与和贡献,同时赞赏各位发言者迥然不同的风格特点,挖掘出金铃子诗歌的各色诗学价值,并认为本次研讨会不仅加深了大家对金铃子诗集《那就是东方》的理解,也为文学创作者和评论家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他还期待金铃子在未来的创作中能够继续迸发出强大的创造力,贡献更多优秀作品。

最后,诗集作者金铃子亲自上台,对一路同行的诗人朋友和中国新诗研究所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和深入研讨表示衷心感谢,她表示诗歌于她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她的药,书画是她向内修炼的途径,是为诗歌服务的,在几十年的诗歌创作生涯中,她始终承蒙新诗研究所的悉心关怀,她的第一本诗集《奢华倾城》,正是吕进先生作序,为初出茅庐的她点亮创作道路上的明灯,此后数十载春秋,无论是诗歌创作的瓶颈期,还是理论探索的迷茫时,吕进先生始终如一位坚定的引路人,以渊博学识与殷切关怀,为诗人指明前行的方向,这份跨越岁月的师者仁心,不仅是她个人创作的重要支撑,更让她深刻体会到诗歌传承的温暖力量。

金铃子诗集《那就是东方》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加强了文学创作者、评论家与读者间的沟通与合作,更为诗歌领域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新诗研究所多年来致力于新诗理论与创作研究,在这片学术沃土上,收获无数诗学成果,让更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与诗人走进大众视野。这次对《那就是东方》的关注,更是给予诗人金铃子莫大的鼓舞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