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七点,由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举办的“新诗经典化途径与反思”学术讲座在我校荟文楼九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该讲座由武汉大学文学院方长安教授主讲,中国新诗研究所熊辉教授担任主持人,新诗所及其他学院部分学生积极到场聆听本次讲座。
如今很多诗歌作品成为了人们谈论中国新诗绕不开的经典,但方教授指出这一经典化的定义需要打上引号,“经典”的形成离不开“塑造”和“构建”,其中“批评”、“选本”、“文学史”是重要的三个因素。关于批评,主要有一线从事创作的诗人和学者、研究者两个批评主体,其出发点是解决一般大众对诗歌文本不理解的状况,通过新诗批评,敞开诗歌本身的诗美,从而构建一个传播接受的空间,开启经典化的通道。同时新诗批评与不同的政治文化话语表达结合在一起,与不同的诗歌美学主张联系在一起,因而公认的“经典”相当程度上是不同话语借助于批评而遴选、阐释出来的。
关于选本,它出现于新诗诞生后不久,其间涌现了大量收录新诗的选本,这些选本的编选者主要由两部分人构成,一是诗人、新诗批评者和理论家,二是教育工作者。前者所编选的选本主要面向社会,往往与新诗创作发展、与诗学凝练联系在一起,经由其中所选诗作推动新诗创走潮流,同时使某些作品脱颖而出,成为自己时代的经典;而后者主要面向学校教育特别是高校教学,在数量上比社会性选本多得多,其编选目的是将新诗作为一种新型知识向学生普及,培养学生新的诗歌趣味。
关于文学史著,它也是一种重要的传播接受方式,从为何述史、如何述史及其与新诗经典化关系来看,主要有四种类型:一、以中国文学史为视野。这种史著是将现代新诗视为诗歌进化的必然环节,阐述其发生、发展的依据与合法性,在大文学史的框架内评说诗人诗作,赋予其历史位置。二、以“新文学”为框架与逻辑。其重点是阐释那些具有“新文学”特征、体现新诗艺术发展方向的作品,揭示其在文学史、新诗史上的意义,使之在“史”的场域中获得较为重要的位置。三、着意为非“文学”目的编纂的文学史。这是基于50年代后述史成为了新的话语建构的重要环节,在“运用新观点、新方法”的要求下,文学史对新诗的叙述,对重要诗人诗作的遴选与评述成为了一种有目的的话语活动。四、站在文学和诗歌立场上述史,这种述史方式主要是1970年代后期至今的自觉行为,它主要站在文学立场,重新编写符合历史事实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歌史,重新遴选文学意义上的新诗经典。
最后,方教授就被经典化对象的诗美资质问题、专家视野问题、非文学的话语控制问题以及不断否定的历史语境等四个方面对新诗经典化进行反思。
讲座内容完毕后,在座学生积极向方教授提出有关新诗经典化以及传播接受等方面的问题,方长安教授也做了详细回答,就有关学术知识进行良好的互动交流,并给出了相关研究方法的有利指导。
(撰稿:黄晋 陈佳佳 审核:许金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