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正文
张立新副教授
发布时间2024-02-23 21:31:53    作者:    浏览次数: 次

1C891


张立新 副教授

个人简介


张立新,女,197106月,汉族,苏州大学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

文学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出版专业著作4部(包括合著),编著散文集1部,出版长篇小说1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论文10余篇),报刊杂志发表小说、散文多篇。


招生方向与研究方向

招生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

研究方向: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电影研究


代表性著作

1、散文集《麦芒上的舞蹈》(编著),浙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2、学术专著《重庆抗战诗歌研究》(合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学术专著《现代作家的围城焦虑与突围叙述》,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学术专著《大后方抗战诗歌研究》(合著),重庆出版社2015年版。

5、学术专著《世俗精神观照下的日常生活诗学》,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6、长篇小说《博士男女》,河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代表性论文


1、《张爱玲的阉割美学及其后现代性》,《文艺争鸣》2017年第3

2《日常生活的戏剧化:论娄烨电影的叙事转向》,《电影文学》2020年第21

3、《流落民间的贵族》,《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6期。

4、《成长的焦虑:沈从文自我与世界的分裂与弥合》,《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5、《团长热播的喜与忧》,2009319发表于《人民日报》。

6、《散文时代的诗性阐扬》,2009314发表于《人民日报》。

7、《中国电影如何讲诉当下》,人民日报20121123日。

8、《现代精神浪子的先驱》,《西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9、《屏风上的鸟:欲望的阉割》,20085月发表于《名作欣赏》。

10、《论文学研究生人文情怀的培养》,20096月发表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1、《都市散文中的心灵田园》,20088月发表于《名作欣赏》。

12、《在故乡与他乡之间的精神往返》,《当代文坛》2007年第3期。

13、《与生命对话的史学叙述》,《渤海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14、《诗人徐迟:从生命的幻想到现实的梦想》,《名作欣赏》2010年第4期。

15、《重庆抗战文艺报刊的诗歌场效应》,《诗学》2010年第2辑。

16、《被阅读的光芒所照耀》,《梵净山》2010年第2期。

17、《以报刊为媒介的重庆抗战诗歌大众化论坛》,《重庆评论》2009年第2期。

18、《一个人与一座城市》,《中国雅俗文学》2007年卷第1期。

19、《至真至诚的少年情结解读〈围城〉创作主体的情感动因》,《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20、《现代知识分子在〈围城〉里的悲喜人生》,《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35月。

21、《寻找丢失的碎片》,《文学报》20041118日。

22、《世俗、诗情、哲理的多声部交响》,《评论》2005年卷第2期。

23、《论新诗三大重建视域下的吕进诗学序跋》,《星星.诗歌理论》2013年第4期。

24、《诗眼看世界》,《重庆晚报》2013319日。

25、《由负重失重”——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文学形象嬗变》,《文艺理论研究》2014年第2期。

26:《报纸文艺副刊与大后方抗战诗歌——以重庆版《新华日报》、《大公报》为例),《文艺争鸣》2015年第2期。

27、《大后方抗战诗歌的报刊媒介场域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4

28、《贾平凹都市叙事的现代性悖论》,《当代文坛》2023年第6

29、《历史、女性与日常——读贾平凹长篇小说<山本>兼与<红楼梦>对读》,《诗学》2021年,第十四辑

30、《别样的乡愁》,《《星星.诗歌理论》2021年第6期。

31《现实批判与文明反思的现代寓言——评范小青长篇小说<战争合唱团>》,《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6期。


主要课题

1、重庆社科项目:学科融合视野下新世纪中国电影的日常生活叙事研究(2018年),项目负责人 张立新。

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大众传播时代国产电影的文学性与当下性研究(2016年),项目负责人 张立新。

3、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2010年):泛媒介场中农民工文学形象研究,项目负责人 张立新。

4重庆市文科基地重大项目(2010年): 报刊媒介场中的重庆抗战诗歌研究,项目负责人 张立新。

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2009年):后现代文化视野中的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项目负责人 张立新。

6、校级博士科研项目(2007年):现代知识分子作家在群中的自我体验与改写,项目负责人 张立新

主要获奖成果

《重庆抗战诗歌研究》(第四作者),重庆市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