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拾穗讲坛第4期|“范畴研究的应用——以《随园诗话》研究的深耕与拓宽为例” 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23-05-29 11:02:45    作者:    浏览次数: 次

拾穗讲坛第4期|“范畴研究的应用——以《随园诗话》研究的深耕与拓宽为例” 顺利举办

    2023年3月3日,上午10点,由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办,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以下简称新诗所)、中国新诗创研基金承办的“拾穗讲坛”第四期在新诗研究所会议室(荟文楼807室)顺利举办。此次讲座邀请到重庆工商大学郑升副教授担任主讲嘉宾,新诗所周俊锋老师主持讲座,新诗所部分硕士生、博士生参与。

    本次讲座以“范畴研究的应用—以《随园诗话》研究的深耕与拓宽为例”为题,由郑升副教授为新诗所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诗学研讨课。郑升副教授首先表达了此次讲座能在新诗所顺利举办的喜悦之情,并向同学们分享了他求学路上的一些珍贵照片及背后的故事。郑升副教授指出:在“诗的国度”“过渡转型”“古典诗学最后重构与现代诗学发生”等学术思想视域下,古代及近代重要典籍的再认识、再阐释有着重要意义。诗话是中国文论特有的批评样式,《随园诗话》曾风行海内,学界一般以“性灵”作为其诗学思想的核心范畴,然而细读文本,实则“清”以及“尚清”亦是一个重要范畴。对此,《随园诗话》有哪些运用、如何运用以及背后所蕴含的特质有待进一步挖掘、阐释和建构,以助益我们深入理解当时的文坛与中国,以及“古今沟通”“在中国发现批评史”等学术命题。随后,郑升副教授从“选题缘由及背景”“发现与研究”“余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又生动的论述。

       在“选题缘由及背景”中,郑升副教授强调了“诗话”的重要意义:“诗话”作为中国文学、文论特有批评方式,是重构中国文学批评原创体系(诗学)批评的第一手文献,同时袁枚的《随园诗话》是清代诗学批评论著的代表作。《随园诗话》的诗学批评主要围绕着“选本批评”和“话体批评”展开,其中“选本批评”就涉及到选本标准,即范畴;在“话体批评”中,“诗话”的话体体例主要包括纪事论辞、选诗论诗和以选示法。关于《随园诗话》的范畴研究,学界历来以“性灵”和“情”为界定,由苏州大学王英志先生带领的研究团队在此研究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而郑升副教授则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抓住了“清”这个范畴,提出了《随园诗话》“以清论诗”“以清论人”的特点。

        随后,郑升副教授利用表格详细且直观地讲述了《随园诗话》“尚清”的表现,他指出:用“清”来选诗、论诗、论人见诸《随园诗话》和《随园诗话补遗》始终,并可细分为清节、清绝、清警、清雅、清妙等数十类,其界定之细与出现频率之高均胜于“性灵”及“情”。

        郑升副教授在讲解《随园诗话》“尚清”的特点与内涵时谈到:“尚清”并非袁枚独创,袁枚在使用“清”范畴时对主体与客体的混用、合用,体现出一种集大成并试图超越前人的“尚清”观念与诗学实践,以及力图追求和树立一种“清真、自然、天机、音韵和谐、明晓源流通变”诗学方向的努力,折射出袁枚不随大流、自由本真、注重创新的独立精神。正是中国诗学批评自身的演进规律、时代的氛围和袁枚自身的行实、遭际与思想观念,促使袁枚在《随园诗话》中为诗坛、为后学树立了一种融和前人之“清”又显个性的“尚清”。关于“尚清”的意义,郑升副教授认为“尚清”是清一代文士“个性化”的审美情趣与理想所在,“以清为美”的标准与思想在乾嘉时期的再次提出,印证了当时文坛正变、通变意识的浓厚,诗学思想也趋于多样性和融通性。紧接着,郑升副教授向同学们分享了由《随园诗话》范畴研究带来的宝贵启示:第一点是“熟题可以出新”;第二点是要重视对第一手文献的文本细读;第三点是注重理论的介入;第四点是厘清和考据学术史的必要性;第五点是要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完善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在“余论”中,郑升副教授补充了“中国诗学批评原创话语体系的建构”的相关知识,他指出中国诗学批评原创话语体系的建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古今沟通”;二是“中西结合”;三是在“民族与世界”的互动关系中达到“诗歌的共和”和诗学的共和”。在郑升副教授看来,中国的三千年文明史很大程度上就是诗歌的历史,“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在诗歌的国度里,无论是做讲座还是做学术,同学们都要记得“疑义相与析,春秋多佳日”。

最后,周俊锋老师作为主持人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周老师认为这次学术讲座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郑升副教授的分享,大家对诗学批评和诗学传统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在研究方法层面也有了新的思路,更是得到了许多有用的学习方法。与此同时,周老师也分享了许多关于“现代主义”、“诗学传统”和“原创话语重构”等方面的知名学者及其研究著作,希望同学们能够多阅读多学习,拓宽视野。随后,在答疑解惑环节中,新诗所同学们踊跃发言,郑升副教授耐心解答,本次讲座也在这样轻松的交流氛围中圆满结束。